“预计今年进口车市场将达到10%-18%的下滑,明年依然是下滑态势?!苯?,汽车流通协会进口车专业委员会主任胡丝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中长期,进口车品牌业务可能要进行重新定位,从量化经营回归到市场补充为主的定位?!?/p>
此外,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也于不久前发布了《201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和《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趋势与发展策略报告》。报告分析,2015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变化超过预期,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更是出现持续性“供需双降”,面临库存持续高企、价格优惠幅度加大、经销商大面积亏损等结构性问题。同时,报告预测,在经济新常态下,2016年进口汽车市场仍将呈现下滑态势。
我国进口车市场或许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寒冬。
Review1
销量、价格向下,库存向上
9月平均优惠幅度达14.2%,创历史最高值
进口量持续滑落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88.8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4.1%,调整态势明显。从月度走势来看,2015年1-10月各月的进口量均低于2014年同期进口量。同时,进口汽车市场需求也大幅下滑。2015年1-10月经销商交付客户进口车销量为75.4万辆,同比下滑21.2%。从季度走势来看,二、三季度环比均呈负增长,反映了进口车市场需求的回落。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进口车市场便开始出现供需双降。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进口汽车的销量和海关进口量,即需求和供给分别下滑了19%和18%。“进口车供给和需求出现双降,这是我进入汽车行业十多年来第一次看到,是非常严峻的局面?!敝泄盗魍ㄐ峤诔底ㄒ滴被嵝畔⒉扛敝魅瓮醮姹硎?。
“过量后遗症”
与此同时,进口车的高库存也始终如影随形。近年来,各大跨国车企纷纷加大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预期,以及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供给。海关进口量从2011年的百万辆规模迅速攀升到2014年的142万辆,在高基数上仍保持了年均12.3%的增长。但自2012年以来,由于跨国汽车公司按照惯性制定高销售目标,市场供给出现“结构性”过量,并形成了行业库存高企的不良局面。2014年10月,行业库存数量超过2012年创造的库存新高,随后仍不断攀升,于2015年4月达到最高值——5.1个月。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经销商库存调研显示,2015年9月进口经销商的库存深度为2.01个月,显示经销商潜在库存压力仍较大,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
库存压力的逐步增强,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渐减弱,也使得进口车终端市场销售压力不断增大,进口车经销商不得不继续大幅降价促销。自2014年9月份以来,进口车市场终端优惠幅度持续加大,截至2015年9月,优惠幅度已达14.2%,超过2012年的最大优惠幅度10.8%,创历史最高值。除个别MPV车型外,绝大部分车型的优惠幅度均持续加大。9月市场整体平均优惠9.29万元,显示进口车经销商终端销售压力已达峰值,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Response2
“进口转国产”成分流因素
“进口车市场的不利局面,短期内无法调整完成”
产销增速放缓
进口车市场的现状当然并非个例。事实上,进口车供需大幅下滑,与我国汽车市场整体走势一致,可以说是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整体放缓的一个缩影?!昂旯劬玫髡砸越诔滴鞯暮阑涤跋熳钗灾?。”亚市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称。
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步入新常态,产销增速都明显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82.39万辆和2178.66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和3.3%;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73.52万辆和1868.1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和5.9%。
进口“失血”
此外,消费回归理性、进口车国产化等因素也是造成进口车销量下滑的原因。尤其是主力热销车型陆续国产,更是直接“虎口夺食”,不断抢占进口车的市场份额?!白源游侄諼C60国产化后,我们店就很少再从厂家提进口XC60了?!蔽挥诤5砬囊患椅侄?S店销售负责人称。数据显示,2015年“进口转国产”的车型销量约占2014年进口车市场销量份额的15%左右。去年底至今,诸多热销车型,如奔驰GLA、英菲尼迪Q50、路虎极光、沃尔沃XC60、福特锐界、凯迪拉克ATS及Jeep自由光等也先后实现国产,根据数据评估,2016年进口车需要引进30多款新车型进行补给,才能补回10%-15%的市场差值。
倒逼供给减少
而进口车供给减少的主要原因则并不是国产车型的增加?!昂9亟诹恐猿鱿执蠓禄?,主因还是去年以来进口车库存的居高不下。”在王存看来,进口车市场的不利局面,短期内是无法调整完成的?!按?012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此前高供给所带来的高库存,要消化可能需要6-9个月。今年库存深度比2012年还要高,所以我们预计所需的调整时间还要更长?!?/p>
“厂家应该尽快调整供给量,并尽快完成去库存的任务,否则我们的价格只能进一步往下降?!币晃坏孪灯放凭谈涸鹑吮硎荆ツ曛疃嗥放凭逃氤堂芗せ闹饕蚓褪强獯婀?,致使价格倒挂,经销商利润大幅减少?!叭绻窈蠡拐庋兰苹嵊懈嗟木唐鹄捶纯??!?/p>
Rebuild3
车商加速洗牌
进口车结构不断向小排量倾斜
严峻的生存状况也在考验着大大小小的进口车商们?!拔奘盗Α⒉还娣兜慕诔党瞪探鸩绞账跎踔镣顺鍪谐??!毖站盎员硎?,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规模小、资金压力大或者经营不够规范的进口车车商,势必面对被淘汰的?;??!按尤ツ昴瓿蹩?,我们店周围就已经陆陆续续有好几家关门了?!毖鞘幸晃涣跣战诔党瞪谈嫠呒钦?,消费者对进口车需求的减弱,导致很多进口车型的销售周期不断加长,使得车商的财务费用也随之增加,资金压力加大。
“资金链一旦出现小问题就顶不住了,只有顶得住压力的车商才能活下来。”颜景辉告诉记者,确实已经有很多规模较小的进口车车商开始缩减业务量,或者撤出原本设立在京外省市的销售点,甚至顶不住压力直接选择退出市场?!跋啾饶切┦盗锨康慕诔稻碳呕蛞患毒蹋∶判』А慕诔党瞪套式鹬茏芰?、抗风险能力都要弱很多。”颜景辉认为,就规范进口车市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来说,目前这种情况或许也是一次机遇?!疤蕴还娣丁⑹盗Σ畹男〕瞪?,留下的都是有竞争力的大车商?!?/p>
此外,我国进口车的结构也开始出现调整,正在不断向小排量倾斜。数据显示,在今年10月的进口量中,3.0L以下进口车型所占份额达到92.2%,比2014年全年的92.0%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1.5L-2.0L排量区间内的车型,以39.2%的份额位于第一大排量区间。而今年1-10月份的进口量中,3.0L以下车型占比达到93.2%,1.5L-2.0L排量区间内的车型占比为36.9%,比2014年全年的34.6%提升了2.3个百分点。
Retry4
平行进口车仍待发力
受制于企业手段,受限于政策衔接,受压于其他渠道的优惠
貌似顺利
近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四个自贸区累计认定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企业数量已达78家,其中上海17家,广东14家,天津35家,福建12家。同时其强调,商务部对试点企业申领平行进口汽车自动进口许可证,无品牌授权要求,无任何进口数量限制。目前试点企业已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向商务部申领了1598辆平行进口汽车的自动进口许可证。
由此看来,政策支持下的平行进口车,似乎发展得顺风顺水。不仅多地先后开展试点,不少电商平台也陆续开始在网上开卖平行进口车,上海自贸区与阿里联手打造的网上购车平台已上线,一些垂直汽车网站也纷纷开卖平行进口车型。
优势无存
只是,高调进入公众视野,并被寄予厚望的平行进口车,在终端市场却是不够叫座。根据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201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行进口汽车81255辆,占同期进口汽车的10.1%,且集中于多款中高端品牌的SUV车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副会长苏晖认为,今年平行进口车的销量不佳除了有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之外,主要还受制于平行进口车的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体系的不完善。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跨国汽车公司采取加强对国外经销商的管控、拒绝为平行进口车保修、调整发动机排量等策略,增加了汽车平行进口试点难度。此外,平行进口车与我国现行的通关、征税、检验、强制性产品认证、环保标准以及“三包”“召回”等制度政策还未完全衔接配套。
此外,价格优势减弱也是影响平行进口车销量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各大豪华品牌的优惠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且今年尤甚。在4S店内,豪华品牌进口车型优惠10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情况屡见不鲜,平行进口车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并且进口热销车型国产,配置更多样,价格也更亲民,平行进口车的市场空间也一再受到挤压。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洁